青岛市机械电子工程学会
学会新闻
学会新闻 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学会新闻
尹学军:让世界感受“中国安静”
2021-11-15 14:54:26 返回列表

2002年9月的一个清晨,北京地铁13号线试运营。一趟趟列车进站出站,而周边写字楼里的人们,依旧泰然自若地正常工作着,完全感受不到噪音或振动的干扰。这都要归功于一项在当时还是全新的研究成果——钢弹簧浮置技术,它的设计者就是我国著名振动控制专家尹学军。

留学十三载,归国廿年余,始终与振动打交道的尹学军,最懂得如何在工程技术中将振动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。而在自身发展上,他则将“振动”调节到最和谐的频率——让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。

微信图片_20211115141711.jpg

挑战亦机遇,只有与祖国才能产生的“共振”

1985年,初到德国的尹学军就被那里先进的技术深深震撼了。“当时我们国家还很落后,很多工业领域甚至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将近30年。”尹学军是由国家公派赴柏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,从那时起,他就默默许下心愿,一定要把西方先进技术带回中国,为我所用,造福自己的祖国和同胞。

从硕士到博士,尹学军参与了由柏林工业大学4个系9个所联合攻关的科研项目,通过大型滚动试验台,对高铁轮轨在高频振动下的滚动接触力学与磨耗进行研究,且一干就是10年。正是这次经历,让尹学军与振动结下了不解之缘。“振动真的很好玩儿。”这是尹学军最本初的感受,也正是这份纯粹,让他陶醉在这一领域,如醉如痴。

博士毕业后,一次偶然的机会,尹学军了解到世界振动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——德国隔而固公司有意开发中国市场,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。热爱实践创新、迫切渴望将自己所学贡献给祖国的尹学军没有丝毫犹豫,于1997年12月回到国内,创立中德合资隔而固(青岛)振动控制有限公司,引入高端弹簧阻尼隔振器技术,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空白后,继而开始自主创新。“我也有同学和朋友留在德国,进了大公司,生活安逸。但我不是一个喜欢享受的人,更喜欢开拓创新、攻克难题。”尹学军这样定义自己。“更何况我受国家资助出国学习,学到先进技术就是要回国效力,这是一种契约,也是一种责任。”回忆当年作出的选择,以及后来面对困难时的执着与坚持,尹学军始终无怨无悔。“当时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是空白的,对于我们这是挑战更是机遇。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,也给了我们广阔的用武之地。回国的选择绝对是正确的。”

“静”无止境,永远当好一个工程师

研究振动和噪音控制的尹学军无疑是喜欢安静的,因为他觉得在安静的世界里人最容易返璞归真,感受幸福。这份“真”对于尹学军而言,就是做好一个工程师。

尹学军认为,工程师首先要勇于面对且有能力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。为北京地铁13号线解决了隔振和降噪问题的钢弹簧浮置技术,当时尚无先例。面对项目专家组对其安全性的质疑,尹学军往返青岛北京两地30多次,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海量的仿真计算给出了有力的证明。如今,几乎所有城市的地铁线路都在使用这项技术,造福着数以亿计的老百姓。订单下来了,期限只有40天,尹学军便带领团队加班加点设计生产这些特殊的隔震设备。货到了工地,如何安装如何调频没人知道,混凝土施工又必须连续作业,那段日子尹学军几乎全天守候在工地,与工人们一起边摸索边实践,就连腿被冻伤,他也是事后才察觉。

港珠澳大桥无疑是世纪超级工程,巨大的跨度和120年的超长设计寿命,都对防振减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极限要求。又是尹学军,克服了将调谐质量减振技术应用到港珠澳大桥上的诸多技术难点。为证明以悬挂式弹簧为核心的减震器能够匹配,甚至远超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,尹学军团队自主设计制造实验台,开业界先河。现在,这92个单体重量达4.8吨的减震器,像压舱石一样,稳稳地保护着这项超级工程,成功抵御超强台风“山竹”,并将通过更多的考验。港珠澳大桥在全球桥梁史上树立了新的标杆,也让我国的防风振技术世界闻名。

绝不能因采用自己的技术而使工程项目增加安全风险,对于尹学军而言是作为工程师的责任,更是一种思维方式。其实,尹学军身上还有很多标签,企业家就是其中之一。工程师求实,企业家逐利,当二者发生冲突时,尹学军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坚守工程师的本分,这也让他做了不少旁人难以理解的“傻事”。然而正是这份执拗,让他的企业有了独特的文化和灵魂。在他的努力和对安全质量近乎偏执的追求下,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得以研发,并被系统应用于工业装备、轨道交通、建筑桥梁等领域。多年来,尹学军先后完成了8000余个项目,创造了近百项业内第一,一些技术已实现出口,让世界振动控制的研发中心,从德国转移到了中国。

“国之重器的技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,是整个领域众多科学家多年钻研奉献的成果,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做成做好。”守护更多超级工程,是尹学军下一步的目标。他对后来者的寄语只有两条:志当存高远,选择的领域只要是国家社会发展所需的,道路必然越走越宽;遇事需坚持,一旦立定目标,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胜利。“现今世界上,中国无疑是发展广度最宽阔的国家,有太多可做的事情。作为工程师参与其中,为自己的国家建设服务,特别坦然,特别幸福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工程师尹学军下意识地竖起了大拇指。

来源:神州学人(2020年增刊第2期)

来源:神州学人
责任编辑:季昕 刘晓蕾


青岛市机械电子工程学会 电话:0532-85720163 传真:0532-85720163 邮箱:qdjdgchxh@163.com 地址:青岛市海口路66号华通集团423室
二维码
Copyright © 2021-2024 PbootCMS All Rights Reserved.